自從去年十月推甄上榜後,就一直過著悠哉日子的我,隨著開學時間漸漸逼近,也開始有點緊張了。 信箱裡寄來交大圖書館辦的一系列研究生圖書館利用課程,包含了「搜庫密笈」和「EndNote 軟體教學」這兩樣。老實說一開始要不要去,我是很掙扎的;先不提去一趟新竹往返三小時、花費兩百多元的時間金錢成本,這種圖書館利用課程往往都是讓人感覺要命的「廢」啊!不過就是資料庫檢索和書目調度,這種東西要特地花兩個小時來學嗎?
雖然上研究生版去詢問,有人認為值得參加,因為現在的研究生查資料能力普遍低落;但大二經歷過邱錦榮老師的小論文寫作,大大小小也算寫了不少報告,以及大四國科會的洗禮,我對自己使用館內資源找尋資料的能力還算是有一點小小信心的。因為這樣,加上個人的懶散(明明這才是重點吧?), EndNote 的課程就這樣被我翹掉了 ;但前兩天收到了林建國老師的轉寄信,要我們到新竹的全民書局去領指定參考書,在心理盤算了下,跑一趟過去拿書,順便辦理研究生臨時借閱證,上個一堂課,也還算划算,因此就動身了。
今天一大早六點半,我就爬了起來洗澡更衣準備出門,七點半提早跑駕訓班,開車開到九點半。十點半時從湖光市場坐車來到了台北車站,再轉客運前往新竹。台北到新竹往返三小時,加上轉公車的時間就將近五小時,這樣的車程對老人來說真是折騰 。即使在車上還是可以看看隨身攜帶的小說、欣賞窗外無聊的風景,然後假寐一會兒,依然覺得奔波後有些疲倦;雖然離開台北家裡可以學習獨立自主的生活,但想要以後要這樣通車,我不禁頭大了起來。
缺乏當地的交通工具也是主因。從交流道下一路走到大學路底端,大約要走上十五分鐘,才能看到交大的正門口。抵達時正是中午十二點,太陽毒辣的時候;如果有台腳踏車代步,在校園內外跋涉都會輕鬆不少,或許得考慮購買一台了吧。(思)
於是,在經過十五分鐘的步行後,抵達了交大門口。一路上陽光熱得彷彿我全身都要溶解,即使交大和清大都是依山而建的斜坡式校園,卻一點也沒有偎山的清涼,反而因為空曠缺乏遮蔽而更加熾熱。進入門口後多走一小段路,在人社二館前面有一個大池塘,雖然沒有台大的醉月湖那麼大,但因為視野空曠所以也十分可喜。噴濺的水花為曬得白花花的校園提供些許清涼。
由於離兩點開始的課程還有一點時間,我就先繞去了全民書局,詢問林建國老師的教科書。然而讓我嚇了一跳的是,書本不是我一心以為的 Hysteria From Freud to Lacan ☆,而是 Freud 全集中的 Studies on Hysteria ☆,啊…這讓我發現我信件好像沒有認真看,只滿心以為書到了,原來是另外一本啊……
在全民書局裡逛了逛,有些失望。雖然是距離交大最近的一間書店,但書籍大多都是實用性的,是間實物取向的店面;就連社會科學這一櫃放的都是些理財方面的書籍,沒有什麼理論性作品,休閒娛樂書籍也僅限於暢銷書,滿心期待的推理小說或歷史小說等等可能就沒有了。
發現精神食糧無法指望,生理的食物也到了該補充的時候。我從全民書局再走回交大,先在學生餐廳吃了午餐(芭樂汁和酸辣湯餃,味道普普),然後動身前往圖書館,打算辦理臨時借閱證。
途中再度經過人社二館,也就是我未來主要會出沒的地點。人社二館的前方可以眺望門口的那個小湖,旁邊又有一個相當可喜的小池塘,雖然地方小,但算是風景相當優美的小小角落。池塘裡有鴨子在撲飛,錦鯉悠遊,都是一副胖嘟嘟圓滾滾的愜意模樣;甚至池塘中央還有個小房子以供鴨子棲息,一時看得開心,便在這裡照了幾張照片:
接下來到了交大的圖書館,依然是一棟斜坡式建築,所以一樓是播放影片的大廳,再往裡面走一些,就變成所謂的「二樓」了。交大圖書館有個很美麗的名字,叫做「浩然」,聽起來就有一種很器宇恢弘的氣概。只要換證就可以進入,這一點比需要填寫一大堆資料,且限制背包入境的台大圖書館友善不少;由於是暑假期間,整個圖書館相當安靜,人煙寂寥。
在櫃臺服務的不是一般的圖書館館員,似乎是工讀生的樣子,帶著點腔調,是僑生…?或許也因為如此,對於我想申請研究生臨時證的事情,他幾乎是一問三不知,不知道到底是語言關係沒聽懂我說的話,還是因為工讀生不理解這方面的關係,揮揮手便叫我去找另一位先生。
歷經了一番波折,還有好心人的指點,才總算從電腦裡列印出了申請文件,又趕到人社二館的三樓系辦去蓋章。系辦的小姐是個溫和的好人,問起她選課開始的時間(九月八日),還有我申請圖書館及選課系統都被擋駕的事情,都很友善地一一回答我,還說會再寄信通知我們。
這樣來回跑了兩趟之後,時間也差不多了,便前往計算機中心的 PC2 教室上課。平心而論,這堂「搜庫密笈」所提供的資訊對我來說幫助還好,像是資料庫檢索、全國書目查詢和 MetaCat 等等都是老資訊了,平常常在找資料的人應該都很熟悉;館際合作和全國文獻傳遞服務也都是之前國科會曾經用到的。
不過,這門課有幫助的地方是讓學生認識了交大有哪些資源,雖然搜索資料的管道大致相同,但有些交大特殊簽約的合作服務(像是 google scholar 就十分神奇呢!)、有購買的人文科學領域資料庫,還是需要透過介紹後才知道它們的存在。關於 Journal Alert 和 SSCI 的 Journal Citation Report/Impact Factor 也是上過這門課後,我才稍微有些認知,實在長了不少見識。
上完課後,還領了一本小小的集點本,每參加一次圖書館活動,或是借了五本書,就可以集一個點數,集滿 150 點送 i-pod! 是說,最近怎麼每個學校都喜歡玩集點遊戲這一招,難道經濟不景氣已經擴散到校園了嗎?
上完課後,回到圖書館找了幾本書,回到櫃臺打算繼續辦理臨時借閱證。原本以為系辦都蓋了章,總該可以使用了吧?沒想到館員卻告訴我:系統出問題,下星期才能開始借書。開玩笑,如果我下星期可以來這裡,我特地今天要把書借回家做什麼嘛!!
……因此,就無功而返了。
臨走前評估了一下圖書館的館藏,最讓我驚訝的一點是,閒書小說竟然不少,推理小說比起台大要多得多了!台大大多收藏的是偏學術性書籍,就算有小說類閒書,也大多被人搶借一空,不可能停留在架上。但在交大圖書管裡,這一類的書卻所在不少,不但英文有許多 Stephen King 的作品集,中文翻譯小說也不少,連有栖川有栖都有不少,真是太神奇了!
往好處想,這樣是以後我可以多多來借書,也沒什麼人跟我搶;但往壞處想,就是學術類書籍不夠多,以後做報告可能有苦頭吃,還有這間學校果然偏理工,人文類的書借閱率不高吧……
另外缺點還有不少--
A. 休閒書籍的館藏雖多,網路上登記在館內,架上卻有缺漏的情況不少。
B. 書的索書號標示不清,也沒有按照索書號好好排列,明明是同一系列的書卻散見兩三個架上,你是安怎?
C. 觸目所見,似乎沒有推車讓看完書的讀者把書放置其上。這意思是看完書的讀者必須自己歸位嗎?那難怪書的排序會亂掉,架上的書也當然會缺漏嘛! 為了讓書確實整齊的排列,排書歸檔的工作還是由館員來做比較好啊…
……結果說是記行,到最後全是對交大圖書館的碎碎念抱怨……